剛剛,福州濱海快線開始載客運營。
這條62.4公里的軌道,一頭牽起福州老城的歷史文脈,一頭叩響濱海新城的未來之門,實現了從福州市區到機場和濱海新城的半小時通達,它的通車也意味著,福州城市軌道交通邁入6線時代,運營里程突破200公里大關!
試乘時,市民熱情高漲,紛紛在濱海快線打卡留念。
9月19日至21日試乘期間,市民便不斷發出贊嘆,這不僅是對這條新線路的認可,更是福州地鐵“綠色地鐵 幸福穿梭”理念的生動體現。
從“速度”破局縮短時空距離,到“細節”暖心優化出行體驗,再到“文化”賦能傳遞城市底蘊,濱海快線如一條串聯城市過去與未來發展的紐帶,載著市民期待,連著城市未來,在山海之間書寫著屬于福州的全新篇章。
一軌通衢
以速度破局
讓山海距離只需“一盞茶的工夫”
濱海快線起于福州火車站,終于文嶺站,全長約62.4公里,途經晉安區、鼓樓區、臺江區、倉山區、閩侯縣、長樂區,串聯主城、濱海新城、長樂國際機場,終于臨空經濟區。
線路與多條地鐵、國鐵、空港高效便捷銜接,福州火車站、東門站、帝封江站與地鐵1、4、5號線換乘;機場站從B口出站經風雨連廊步行一兩分鐘,即可直達長樂國際機場T1航站樓12號門;濱海快線福州火車站F口出站后穿過連廊,步行約100米即可到達國鐵福州火車站南廣場進站口。
作為福州城市軌道交通線網中線路距離最長、首條具備“超車”能力的線路,濱海快線采用了“直達快車+大站快車+普通列車”混合運行模式,直達快車從火車站至機場最快30分鐘,大站快車火車站至機場約38分鐘。
這種多元化運營組織方式,能充分滿足機場旅客、通勤族等不同客流群體的出行需求,最大化發揮線路運輸效能,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一程暖意
以細節護航
讓旅途有如家般的舒適
如果說“一軌通衢”讓濱海快線成為市民高效出行的選擇,那么,遍布列車與站點的人文細節,則讓每一位乘客的旅途都滿是如家般的舒適。
濱海快線從乘客實際需求出發,精準解決手機沒電、行李難放、帶娃不便等出行痛點,讓地鐵出行不止于“到達”,更在于“舒心”。
濱海快線列車采用由中車唐山公司生產的市域A型車,全列四節車廂配備196個座席,最大載客量約1084人,不同于傳統地鐵的縱向座椅,列車增加了橫向座椅布局,即使是從起點坐到終點的長途旅程,乘客也不易感到疲憊。
同時,列車集高性能、高安全、人文舒適、綠色輕量與數字智能于一體,通過輕量化和環保材料設計來踐行綠色理念。列車搭載的四大監測系統及數字感知體系將為乘客帶來更高的安全性、舒適性和新的出行體驗。
濱海快線每節車廂均設有2處無線充電區與4個USB接口,可同時滿足多名乘客的充電需求。
同時車廂中部還專門配備行李架,能容納4個24寸行李箱,乘客再也不用抱著行李在車廂內擁擠。
除了列車內的貼心設計,站點的細節關懷同樣讓人倍感溫暖。
車站設施方面,濱海快線在客服中心增設智能客服終端,支持票價信息查詢、車站周邊信息及站內設施分布查詢等多種功能。
換乘站點新增智能導向系統實時顯示換乘線路列車到站信息,換乘規劃更精準。濱海快線安檢設備還融入AI技術,能夠精準識別各類違禁品,極大提升了安檢效率和準確性。
首批開放的11個車站均設有獨立母嬰室,室內配備尿布臺、哺乳椅、溫奶器等設施,柔和的燈光與隔音材料,營造出私密又安靜的空間,方便寶媽照料嬰幼兒。
所有車站均設有第三衛生間,兼具無障礙功能,不僅配備成人及兒童專用潔具、多功能護理臺,還采用電動推拉門與內外部雙控開關,同時設置防滑扶手、低位緊急呼叫按鈕,為老人、殘疾人、帶娃家庭等特殊群體提供便利。
福州火車站、南公園站、帝封江站、機場站,這4個客流量較大的站點還增設了直飲水機,提供常溫和熱水兩種選擇。多個站點打造的常態化愛心休息區,融合了各站點文化元素,配備舒適的休閑椅,供來往乘客小憩。
同時,福州地鐵還聯合長樂國際機場建立“點到點”精準幫扶機制,為老年乘客、攜帶大件行李旅客及有特殊需求的群體,提供空軌愛心預約接送服務,全程護航出行便利,輕松化解航空與軌道交通換乘的不便。
一路文韻
以底蘊賦能
讓行程變成文化之旅
在解決了“走得快、坐得舒”的基礎上,濱海快線進一步挖掘福州的歷史文化內涵,讓乘客在進出站、候車的間隙就能觸摸到城市的歷史底蘊。同時,線路還串聯起沿線的自然與人文景點,讓“坐地鐵”也能成為一場探尋福州魅力的文化之旅。
濱海快線的列車以“微笑福州 山海和福”為設計主題,圓潤的車頭造型搭配福州地鐵經典的笑臉色帶,增強車輛的親和力,列車兩側上揚的黑色弧線窗帶內嵌起伏的“碧海藍天”色的涂裝色帶,將綿延的山巒與海浪波濤混合其中,描繪列車飛馳之態,不僅展現了車輛速度感,也融合了福州“三山一水”的地貌特征。
不同站點的設計也都暗藏“文化密碼”,每一站都是城市文化的縮影。
【福州火車站】福州火車站采用通透式“傘形”結構,空間吊頂中融入藍天白云元素,貼合了福州作為海絲起點城市的開放氣質,讓乘客剛進站就能感受到輕松開闊的氛圍。
【東門站】位于市中心鼓樓區的東門站,是濱海快線與4號線的換乘車站,因臨近晉安河,車站裝修融入了水紋不同時期演變的特色元素,將福州“內河文化”的溫婉藏進建筑細節。
【南公園站】南公園站則以“三寶福地,薈萃榕城”為設計主題,將福州三寶之一的油紙傘作為天花造型,柱面搭配福州工藝寶藏圖案,老福州的匠心與韻味撲面而來。
【機場站】機場站位于長樂機場T1航站樓東側,裝修設計方案以“海絲門戶”為設計主題,延續機場新航站樓的設計思路,以大厝的屋頂流線造型為設計元素,延展形成客機展翅起飛的造型,寓意城市發展如“翼展宏圖”的起飛升騰姿態。換乘空間以福州城市形象標識為設計元素,并設置舷窗,配合多媒體屏幕,營造體現科技、輕盈、振翅高翔的站點氛圍特質,充分展現福州作為海絲門戶的開放與包容。
【濱海中央商務區站】濱海中央商務區站與濱海新城CBD核心區輸配環區域工程合建,車站以“科帆藍海”為設計主題,天花LED星空燈與周邊燈帶造型融入海浪曲線元素,既呼應了濱海新城的科技現代氣質,也暗合福州“向海而生”的城市特質。
一線聯動
以融合賦能
讓城市發展駛向濱海新篇
當濱海快線的列車駛過烏龍江,站點周邊的景象從老城的煙火氣,逐漸切換為新城的現代化園區:閩侯東南汽車城、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園、數字福建產業園、VR產業基地……
這些園區將借著快線的“東風”快速成長,這條線路連接了地理空間上的“山海”,打通了城市發展的“脈絡”,將成為推動福州“東進南下、沿江向海”城市發展戰略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重要支撐。
來源:福州地鐵微信公眾號
編輯: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