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航海裝備大會將于10月16日至19日在福州舉辦!
記者從今天(9月24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25世界航海裝備大會將于10月16日至19日在福建福州舉辦。
本屆大會以“福海揚帆 綠動領航”為年度主題,旨在踐行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共筑航海裝備可持續發展生態。大會立足國家戰略和福建優勢,圍繞航海裝備熱點領域,聚焦全產業鏈協同創新、經貿對接、成果轉化,進一步助力航海裝備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
(資料圖)
大會按照“1+4+13”總體框架,主要內容包括開幕式、福建省加快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回顧與展望等4項活動及13場分論壇,并同期舉辦2025第三屆中國海洋裝備博覽會等系列活動,首次舉辦2025年國際海事組織可持續海事創新研討會、海洋產業融合創新大賽等活動,全方位展示世界航海裝備發展的前沿成果和重大成就。
大會已邀請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約800名嘉賓參會,其中外賓230余人。外國政府官員、國際組織和機構負責人、重點企業代表、權威專家學者等一批重量級嘉賓將參會,發布權威報告,開展交流研討,為大會帶來前沿觀點與深度合作機遇。
(資料圖)
按照“辦出影響、辦出特色、辦出品牌、辦出實效”的要求,福建省認真做好大會各項籌備工作,省市積極聯動,確保大會繼續朝著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品牌化方向邁進。目前,大會籌備工作總體進展順利。
【亮點點擊】
1、四大特點搶先看
本屆大會將深化拓展“國際化、專業化、品牌化、市場化”思想,打造航海裝備領域交流合作高層次、高能級、高水平品牌盛會,主要體現以下特點:
一是彰顯國際格局。今年大會將有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的嘉賓參會。包括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政府官員,21世紀海上合作委員會會員城市和組織、金磚國家代表,國際海運聯合會等國際組織代表,法國達飛集團等國際龍頭企業代表等一批重量級外賓將參加大會,聚焦海洋領域未來趨勢與關鍵核心技術等全球性議題,組織深入研討,深化交流合作。
二是打造專業平臺。今年大會進一步突出自然科學領域專業性國際會議屬性,首次設立主賓高校和主賓院所,已邀請哈爾濱工程大學等19家高校、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等41個科研機構參會參展,組織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對接活動,策劃舉辦25場自然科學領域的專業論壇和研討會,有效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資料圖)
三是秉持互利共贏。今年大會將組織招商路演、重大項目推介等產業對接活動,舉辦福建省海洋經濟產業合作創新發展大會,爭取推動一批科技含量高、產業帶動力強的海洋經濟大項目、好項目落地。為深化區域協同,今年大會還邀請了海洋裝備制造強省江蘇省作為主賓省,策劃系列展覽展示和創新成果交流活動,進一步匯聚海洋經濟發展合力。同時,大會將聚焦全產業鏈,首次設立海洋科創“五鏈融合”推進活動等系列海洋科創賽事,邀請更多全球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科研機構與專業服務機構共同參與,促成資本與項目有效嫁接,推動形成資源協同、合作共贏的海洋裝備產業生態圈。
四是注重品牌提升。今年大會將有27個國際組織、18家世界500強和58家國際品牌企業,以及6個國家船級社參會參展,將進一步提升大會國際認知度和影響力。沿海內河船舶、智慧漁業、海上風電、海洋經濟、國際船艇等5個品牌論壇持續舉辦,聚焦打造專業領域高端對話平臺和行業風向標,反哺和提升大會品牌價值。立足全省海洋產業發展視角,高水平籌辦“福建省加快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回顧與展望”活動,在更大范圍內打響“海上福建”品牌。
2、同期活動精彩紛呈
今年大會在總結往屆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調整,舉辦多場不同特色的同期活動。
一是第三屆中國海洋裝備博覽會。總展覽面積達10萬平方米,其中室內展區8萬平方米,參展單位涵蓋船舶制造、海洋工程、智能裝備等領域,數量近800家;戶外展區2萬平方米,集中展示海洋裝備實景應用。
二是2025年國際海事組織可持續海事創新研討會。會議由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國際海事組織、福州市政府共同主辦,預計將有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100余名嘉賓代表參加。
(資料圖)
三是2025福州國際帆船邀請賽。這是目前國內最高水平的帆船賽事之一,將有來自美國、俄羅斯、德國及港澳臺地區等10支專業帆船賽隊參賽,讓廣大市民近距離感受帆船運動的速度與激情,激發大家參與海洋運動的熱情。
四是海洋產業融合創新大賽。這場賽事是今年首次舉辦,設置了“寬帶海洋”產業融合賽、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綠色智能船舶專業賽、智能海洋裝備設計制作賽等三大核心賽道。希望通過以賽聚智、以賽促創、以賽興產,吸引更多國內外優秀企業和研究機構,參與到航海裝備產業的創新中來,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3、往屆大會成果豐碩
世界航海裝備大會已在福建福州成功舉辦兩屆,也同時舉辦了兩屆中國海洋裝備博覽會,取得豐碩成果。
一是參會層級高。兩屆大會吸引75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參會,數十名外國政府代表、使領館官員,挪威、美國、法國、韓國、意大利船級社和27個國際組織機構代表,以及全球行業領軍企業負責人等2000余名嘉賓齊聚一堂,涵蓋“產業、學習、研究、使用、金融”各方精英,是行業高能級盛會。
二是行業影響強。清華、北大等50多所海內外高校、科研院所代表、數十名兩院院士和外籍院士出席大會,累計召開17場高層次專題論壇,邀請200余位專家作主旨報告,分享智慧。
三是參展成效好。前兩屆博覽會共吸引美國、日本等41個國家和地區1000多家企業參展,累計展示超1.35萬件硬核海洋科技產品,諸多“全國首創”“國際領先”的技術在博覽會、大會上亮相,吸引了2萬多名專業采購商參加,達成交易近千億元。
四是項目對接多。眾多國內外海洋領域世界500強企業、央企、專精特新企業等踴躍參會參展,兩屆大會僅福建省就集中簽約項目100多個、總投資2000多億元,目前近20個項目已投產,已累計完成投資超550億元,有效推動產業鏈與生態鏈雙向賦能。
4、加快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
近年來,福州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洋強國建設的重要論述和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傳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關于“海上福州”建設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快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2024年海洋生產總值約3400億元,保持全國前列。主要成效體現在5個方面:
一是現代海洋產業蓬勃發展。大力發展現代漁業,創新養殖海權“三權分置”“兩證聯動”改革,推進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建設,全國首創建設深遠海鮑魚養殖平臺,漁業產值連續30年全國第一,遠洋漁業產量占全國近五分之一。培育壯大臨港石化、海上風電、海工裝備等現代海洋產業,建成全球最大的己內酰胺全產業鏈生產基地,全球首艘4.5萬噸超大型海洋工程船建成交付,全球最大26兆瓦級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在福州下線。
二是海洋科創能力持續提升。前瞻布局海洋科創平臺,設立福州海洋研究院,嫁接6個海洋產業聯合研發中心,培育4個海洋科創成果集中轉化區,擁有涉海高新技術企業343家、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6家。同時,開展涉海金融服務模式創新,設立海洋產業基金群,助推10家涉海企業成功上市。
(資料圖)
三是國際深水大港提速建設。福州港建成生產性泊位185個,總通過能力近2.3億噸,2024年貨物吞吐量達3.35億噸。開通全省首條直航南太平洋島國航線和中歐北極航線,航線通達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家物流樞紐、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加快建設,全國鐵路首趟“一單制”多式聯運班列從江陰港區啟運出海。
四是海洋開放合作不斷深化。21世紀海上合作委員會會員擴大至5大洲29個國家。全國唯一涉外海產品交易平臺中國—東盟海交所實現復盤。全國首票進口印尼鮮食椰子在中印尼“兩國雙園”入境。連續舉辦兩屆世界航海裝備大會,漁博會規模躍居全球漁業展第二。
五是海洋生態環境穩步向好。致力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推進11個灣區美麗海灣建設,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面積達96.8%,福州濱海新城岸段榮獲全國首批美麗海灣案例。閩江河口濕地入選世界遺產預備清單和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福州獲得“國際濕地城市”認證。濱海旅游加快發展,長樂濱海和連江環馬祖澳旅游度假區獲評省級旅游度假區。
來源:福州新聞微信公眾號
編輯:林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