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第二十四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全球總決賽即將開賽之際,五強選手與五位中國青年結對同行,分赴福州五大文化脈絡,展開一場濃縮千年文脈與青春活力的“十二時辰”深度體驗,從市井煙火到非遺匠心,從碧海風車到畬鄉秘境,中外青年以腳步丈量“有福之州”,用對話書寫友誼新篇。
煙火福城線:
市井尋味 鼓嶺話情
美洲冠軍——來自美國的畢雪莉和福州大學張文琳同學同行,沉浸式體驗福州地道煙火氣。從先鋒市場色彩斑斕、口感軟糯的特色小吃,到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里耳聾伯元宵的獨特風味,一路品味“舌尖上的福州”,畢雪莉收獲了許多“人生第一次”的體驗。
她說:“很多福州小吃我都是第一次品嘗,我喜歡有糯嘰嘰口感的一切食物。我覺得中美兩國的食物之間是有相似之處的,比如布丁和芋泥就有點像,不過芋泥的口感更特別!”
對畢雪莉來說,此次最特別的行程在于登上鼓嶺。在加德納展示館,重溫中美民間友好交往的感人歷史;在百年鼓嶺郵局,親手書寫并寄出蓋有當日郵戳的明信片。
延續著跨越時空情誼的她,也講述了自己的故事:“我的經歷和加德納很相似,我童年時期曾在上海短暫生活過,那段時光我最喜歡和中國小伙伴一起交流玩耍,非常開心。后來回到美國,我還常常想起這段快樂時光,對我而言,中國文化也是流淌在我血液里的一部分,中國文化和美國文化在我身體里緊密交融,構成了完整的我。”
福韻悠悠線:
巷弄拾遺 非遺新潮
歐洲冠軍——德國選手柯夏安在中國伙伴吳睿的帶領下,穿梭于被譽為“里坊制度活化石”的三坊七巷。他們體驗了獨特的福州“三條簪”妝造,在沈紹安漆藝博物館領略脫胎漆器工藝,了解其遠渡重洋的輝煌歷史,在同利肉燕老鋪親手捶打燕皮,包制象征“太平團圓”的肉燕,感受非遺美食的魅力。
福氣青年線:
乘風追浪 溯源南島
大洋洲冠軍——澳大利亞選手愛娃與中國伙伴龔林玥一同釋放青春激情,騎上電動車環游海岸線,遠眺海上風車田矩陣和宏偉的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感受“零碳島”的建設脈搏。在殼丘頭遺址博物館,通過現代科技手段,探尋南島語族從福建沿海向太平洋島嶼遷徙的壯闊史詩。
福海聽濤線:
智慧耕海 灘涂拾趣
亞洲冠軍——泰國選手謝丹鳳在中國大學生李宇洋的帶領下,前往極具挑戰性的古石村懸崖咖啡館,感受中國漁村發展的多元業態。更登上定海灣先進的“定海灣2號”深遠海智慧養殖平臺,近距離了解運用AI技術進行大黃魚生態養殖的“智慧漁業”新模式。
行程尾聲,他們在灘涂體驗傳統趕海,親手收獲大海的饋贈。
鳳凰納福線:
畬鄉秘境 霓裳飛舞
非洲冠軍——來自埃及的奧拉深入羅源畬鄉,在畬族姑娘蘭羽瑩的陪伴下,體驗了熱情洋溢的畬族竹竿舞和剛勁實用的八井拳。她還親手參與制作寓意吉祥的烏米飯和烏米糍粑,穿戴上畬族傳統服飾,了解絢麗鳳凰裝的傳說與精美刺繡的圖騰含義,零距離感受畬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文化為橋,青春作帆。第二十四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以八閩文化為卷,讓五洲青年讀懂中國的開放包容,跨越山海的情誼早已在十二時辰里生根發芽。
來源:東南衛視微信公眾號
編輯:黃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