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滿懷夢想的年輕人遇見有福之州,會發生哪些精彩的故事?17日,“好年華 聚福州”第五屆人才大會在旗山湖畔舉辦,來自四面八方的追夢青年齊聚一堂,講述他們與福州共同成長的動人故事,用鮮活經歷印證這片熱土的無限潛力。
看畢業生
在平凡中成就不凡
福建永榮錦江股份有限公司廢水處理工程師陳維第一個登臺,講述了自己從操作員到工程師再到企業骨干的故事。
回憶起第一次走進廢水處理站,陳維坦言,刺鼻的味道、巨大的噪聲讓他心里直打鼓。得益于福州“企業一線行”活動,陳維有了最前線的學習機會,也有專家導師以“師帶徒”的方式,手把手幫他攻克了“化學需氧量超標”的難題。他和團隊一起參與了廢水處理系統的智能化升級,還申請了專利,站點廢水處理優良率從85%躍至100%。“一線的廣闊天地最能鍛煉人,也最能成就人。”
2024年,大學畢業的林鑫雨作出了和陳維一樣的選擇。
原本向往大城市的林鑫雨,卻選擇了閩侯縣鴻尾鄉衛生院,成為一名鄉村醫生。一年來,在“三支一扶”計劃的支持下,許多像林鑫雨一樣的年輕人來到鄉村學校、田間地頭、鄉鎮衛生院,將腳印刻進祖國最需要的角落。“選擇基層,不是吃苦,而是將個人奮斗的‘小目標’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的‘大藍圖’。福州,給了我這樣的底氣,也給了我綻放的舞臺!”
2021年以來,福州每年以“好年華 聚福州”為主題,舉辦招才引智活動,累計吸引近30萬名高校畢業生來榕就業創業。如今,越來越多青年才俊選擇福州,為這座城市添磚加瓦,也成就更好的自己。
這一次,福州再次向各地英才發出邀請——選擇福州,因為這里有創新創業的沃土,這里有成長成才的空間,這里有多姿多彩的生活!
看求職者
讓他鄉變成故鄉
“從實習生到新福州人,我在這里遇見了更好的自己,也希望把這份‘福氣’傳遞給更多追夢的年輕人。”福州教育類引進生秦瑜嬌講述了自己來福州發展的感受。
“你們也許會好奇,作為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的河南姑娘,我為什么將‘心’安放在了福州?”秦瑜嬌說,理由很簡單,那就是福州對人才的渴望和實實在在的政策。實現“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連被褥、洗漱用品都備好了,這份“到家”的溫暖讓她這個異鄉人有了歸屬感。“福州用真心給了我一個溫暖的家、一份熱愛的事業、一份對未來的篤定。”
人才政策是最好的邀請函。作為全國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范市,在17日的大會上,福州集中釋放政策紅利,重磅推出“榕耀青春賦能包”,它涵蓋研學、求職、創業、安居、樂業等全鏈條支持舉措,為不同領域的人才打造“追夢保障網”,讓每位來榕的追夢者都有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
看創業者
讓產業和城市共發展
大會上,3位在榕創業者走上舞臺,用各自的故事,回答了一個共同問題:為何選擇福州?
在臺灣大學微電子專業博士趙澤夫看來,這個答案是福州“以賽引才”的滿滿誠意。
去年,趙澤夫帶著博士期間開發的芯片缺陷修復超臨界處理技術,參加了首屆“福聚英才”全球創業大賽并將項目落地中國福州留創園。留創園為其提供了3年免費的場地支持,還有投融資、法律、人才申報等一系列實用的創業服務。
“我們切身感受到,福州為了留住人才,不只是量力而行,更是盡力而為。”趙澤夫說,今年,他的團隊將業務從晶圓處理擴展到先進芯片制造與分析,成功開發出應用于2nm以下節點的鍺硅圍柵器件工藝鏈與分析體系,填補了省內空白。
在福建漢特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鄒慧云的故事中,這個答案是福州傾心為企業搭建的人才成長階梯。
“人才住房解決安居之盼、子女入學排解后顧之憂、工科補助減輕攻堅之壓,在這些優良人才政策的加持下,我們企業得以全身心投入到技術迭代中,讓世界各地感受到中國智能機器人的實用與魅力。”鄒慧云說。
這個答案,或許還藏在產業與城市一起“長跑”、互相成就的真誠里。
“在江陰東部片區,萬華福建將依托合資項目,努力打造中外高層次人才發展平臺。”萬華化學福建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寇光武說。
在17日的大會現場,企業、人才代表講述成長故事,勾勒出人才與城市共同發展的鮮活圖景。產研共建、產教合作、產才融合簽約活動,為人才提供了更多機遇和可能。其中,福州市人才發展集團與西安交通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等機構簽約,共建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加速科技成果落地;福州第一技師學院等與新大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頭部企業攜手,深化“工學一體”培養機制,輸送高技能人才;首屆“福聚英才”全球創業大賽3個優秀項目簽約,涵蓋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領域,為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
隨后,“好年華 聚福州”人才系列招引活動啟動,福州以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為路徑,推動“五鏈”深度融合。從高校實驗室到企業生產線,從基層服務崗到創業孵化園,福州全力為各類人才搭建成長階梯,讓人才生態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掃描查看“榕耀青春賦能包”。
來源:福州日報
編輯:林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