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記者在長樂北路—塔頭路口看到,施工工人正在進行巨型遮陽棚的收尾工作,待最后的噴漆、渠化島修復等工序完畢后,即可轉入日常使用。
8月11日09時12分,福州市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11點10分左右,記者來到烏山路與西二環中路交叉口,陽光如烈火般炙烤著大地,柏油路面泛著刺眼的白光,空氣里裹挾著熱浪。但在路口渠化島上的巨大遮陽棚下,陽光被遮擋在外,加上內外溫差引來的陣陣清風,讓人頓感清涼。
在遮陽棚下等紅燈的市民黃曉藝說:“夏天氣溫高,等紅綠燈時就像在火焰山上烤,一秒都不想待。有遮陽棚就好太多了,這一便民舉措非常好。”
“這是我們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通過借鑒其他城市的經驗做法,于2023年開始實施,選擇五四路—華林路口進行試點,獲得強烈反響,很受市民群眾的歡迎。隨后,每年陸續上新。”福州市市政工程中心工作人員陳超穎告訴記者。
據悉,一份編號為“FZ240719×××79”的12345案件受理單上,市民這樣寫道:“市政部門在福馬路和長樂路的交界處人行紅綠燈等待處建了兩個很大的遮陽傘,很照顧這里等紅綠燈的市民。感謝為人民群眾著想,希望再接再厲。”
“我們實測可使棚內溫度比露天低5~10℃,最大的如倉山萬達路口,單個遮陽棚面積達到300多平方米。”陳超穎介紹。巨型遮陽棚采用鋼管骨架支承式膜結構,采用的PVDF膜材,高韌度、阻燃且抗紫外線,耐候性強,能基本覆蓋整個渠化島過街等待區域,防雨、隔熱、隔紫外線效果顯著,抗臺風等級達14級以上。
“現在有了這棚子,等紅燈既安全又舒服。”在華林路與五四路交叉路口,市民鄭曉華告訴記者。
今年,福州在江濱西大道—烏山西路口、長汀街—長汀外街路口、六一路—大坪路口、長樂北路—塔頭路口、化工路—安亭路口等5個路口增設遮陽棚。截至目前,項目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記者了解到,新一批遮陽棚還通過海浪曲線設計融入“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元素,兼具功能性與觀賞性。這些矗立在街頭的“清涼傘”,將為高溫下的福州街頭再添一份貼心守護。
來源:福建日報
編輯: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