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起,福建將迎來新一輪降雨過程,福建省氣象臺12日11時30分發布“暴雨預警Ⅳ級”和“強對流預警Ⅳ級”。這次天氣過程將如何影響福建?公眾應當如何防范?看看福建省氣象局首席預報員林小紅怎么說。
此次天氣過程將如何影響福建?
12日傍晚到14日,福建有暴雨和強對流天氣,過程累計雨量70~120毫米,局部可達140毫米,最大小時雨量60毫米。
其中,強對流天氣主要影響時段為12日傍晚到13日,三明大部、龍巖大部、南平(建甌、建陽、邵武、順昌、延平、政和)、寧德(福安、古田、霞浦、柘榮、蕉城)、福州(晉安、連江、羅源、閩侯、閩清)、泉州(安溪、永春)、漳州(華安、南靖、平和)的部分鄉鎮有短時強降水、8~10級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12日傍晚到夜間,南平和寧德兩市有大雨,其中南平局部暴雨。
13日,三明大部、南平南部和龍巖北部有暴雨,局部大暴雨。
14日,南平和三明兩市的西部有暴雨。
15日,白天南部地區有中到大雨,夜間降水明顯減弱。
春夏季節是否常有強對流天氣“出沒”?
當前福建處于增強的西南暖濕氣流影響中,增溫增濕明顯,受切變及風速輻合影響,強對流天氣明顯。
一般來說,基于春季和夏季特定的氣候條件,強對流天氣較其它季節多發。此時,空氣濕潤,大氣中的水汽含量較高,為強對流天氣的形成提供了水汽條件。午后太陽輻射加熱地面,使低層大氣形成下熱上冷的不穩定狀態,產生不穩定層結,為強對流天氣的發生提供了熱力條件。同時,春季和夏季的氣流抬升運動也為強對流天氣發生提供了動力支撐,在有利動力抬升的作用下,大氣中的水汽得以凝結釋放潛熱。
為啥近期福建氣溫忽高忽低如坐過山車?
林小紅解釋道,進入3月,西南暖濕氣流開始增強,福建總體雖處于回溫態勢,但由于冷空氣活動頻繁,所以氣溫起伏較大。
12日,福建仍是回溫天氣,中南部氣溫可達28-31℃,13日就迎來降溫過程。
13日,有弱冷空氣從沿海侵入福建,加上雨水帶來的降溫,北部地區的最高氣溫將回落2-4℃。
15日,隨著冷空氣主體侵入,福建氣溫明顯下降。
15-20日,全省大部的最低氣溫降幅將達到10-13℃。
天氣多變,請公眾注意防寒保暖,謹防感冒。
此次天氣過程,公眾應重點關注防范什么?
(1)強對流災害風險:請關注12日傍晚到13日強對流天氣對烤煙、蔬菜、枇杷、春播生產和戶外活動(工地施工、高空作業等)的不利影響。
(2)暴雨災害風險:12日傍晚到14日,南平和三明兩市的部分鄉鎮暴雨災害風險較高,請相關部門加強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巡查和排險,防范可能出現的山洪和城鄉積澇、塌方、滑坡等次生災害。
(3)交通安全風險:12日傍晚到14日,長深高速(連城、永安、三元)、福銀高速和寧光高速(邵武)、泉南高速(永安、寧化、清流、明溪)、廈蓉高速(南靖、上杭、新羅)、甬莞高速和沙廈高速(安溪)、莆炎高速(寧化、明溪、三元)交通氣象風險等級較高,請注意防范。
面對強對流天氣,公眾如何保護自身安全?
及時掌握天氣信息、了解預判強對流天氣可能的發生時間,做到“預防有數”。強對流天氣多發于春季和夏季,知曉強對流高發、頻發的時間和地點,關鍵時節提前關注天氣預報、預警和預警信號等信息。
除了通過預警和預警信號等預判強對流天氣發生時間及強度外,還可以通過學習看雷達回波圖來掌握強對流發生演變趨勢。比如,可通過查看“知天氣”App上的雷達回波圖了解強對流天氣動態。雷達回波圖中的顏色根據回波強度大小從小到大依次從藍到紫標記,通過不同顏色的回波及其移動方向,就可以判斷出降雨強度、范圍和趨勢。因此,雷達圖上某區域出現紅色、紫色回波時,此地將要或正在發生強對流天氣,若紅色、紫色回波向著自身所在的方向移動,就需警惕起來。
來源:福建氣象
編輯:黃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