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調度員演示在小程序上接到聽障人士求救的互動過程。
聽障、失語人士如何向120呼救?21日,一款名為“福州急救便民服務”的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線。它由福建省急救中心、福州大學附屬省立醫院推出,通過3種與120熱線電話同樣對接到福建省急救中心的創新呼救模式,實現無障礙呼救。
3種模式無障礙呼救
福建省急救中心調度員陳媚介紹,這3種創新模式是:“一鍵呼救”“視頻呼救”“文字呼救”。
一鍵呼救:一秒接通生命熱線
在面臨突發狀況時,打開小程序“一鍵呼救”入口,即可為自己、親友或他人迅速發起呼救。系統會自動實時定位,同時發送提前預設好的患者信息。120調度員可通過彈窗信息進行快速處理,縮短溝通時間。
視頻呼救:可視化指導院前急救
點擊小程序“視頻呼救”選項,即可與120調度員進行實時視頻連線。在救護車抵達之前,調度員會根據視頻畫面,遠程指導心肺復蘇、止血等急救操作,幫助病人自己、家屬或路人進行有效的自救和互救,從而大大提高急救的成功率。
文字呼救:專屬通道支持聽障求助
進入小程序“聽障人士呼救”入口,填寫好個人信息,描述病情或險情,確認發送后,120調度員馬上就能收到,全程文字交流,還支持圖片、預設癥狀模塊選擇。聽障人士無需依賴語音,全程溝通無障礙,也能使救援資源快速、精準地調配到位。
調度員受理后,系統自動顯示呼救者定位和預設信息。
在彈出的對話框里,調度員與呼救者用文字溝通。
獲得較完善信息后,派出救護車。
小程序操作輕松上手
小程序操作分三步:1.打開微信,搜索“福州急救便民服務”小程序;2.進入小程序后,點擊右下角“我的”,首次進入小程序需進行相應授權,可選擇添加個人信息和親友信息后保存;3.返回首頁后,根據急救需求選擇對應的“一鍵呼救”“視頻呼救”“聽障人士呼救”等模塊。
陳媚介紹,該小程序有三大優勢——全場景覆蓋:適用于聽障、失語、突發疾病或險情等人群;極速響應:定位精準,信息預存,救援效率提升;隱私保護:視頻通話加密處理,個人信息安全無憂。
人性化設計獲點贊
“這款小程序的上線,對聽障、失語等特殊群體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22日,省殘聯主席團副主席、福建省聾人協會會長林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聽障人士主要分為口語聽障者和手語聽障者。口語聽障者根據聽力受損不同程度,借助助聽器、人工耳蝸等聽輔設備,通過聽覺言語康復訓練,能和他人交流。對他們來說,這款小程序里的“文字呼救”功能特別實用,緊急時刻能準確傳達信息。而手語聽障者,因聽力補償效果不佳或者康復效果不顯著,主要靠手語交流,這款小程序的視頻連線功能意義非凡,能讓他們通過展示現場情況與急救人員溝通。此外,哪怕是身體活動能力嚴重受限的人群,也能借助小程序的一鍵呼救和精準定位等功能,及時獲得救治。
林群稱贊這款小程序設計人性化、功能較齊全,能極大地滿足更多殘障人士自救或呼救的需求。
回顧過往,特殊人群在需要緊急求救的情況下面臨諸多困境。林群列舉兩個案例。一是,前幾年福州有個聾人,家中母親突發腦中風,但他沒辦法撥打120,只能去敲鄰居家的門。還好當時是白天,鄰居在家,幫忙撥打120把老人送醫急救。二是,省外的一對老聾人夫婦,妻子在衛生間摔倒導致骨折無法移動,人雖清醒卻無法撥打120,只能等老伴買菜回來。可老伴也是聾人,無奈只能打視頻電話給孩子,可孩子在工作,起初沒聽到,后來才著急撥打了120。
林群感慨道:“要是碰上更嚴重的疾病,耽誤治療,后果不堪設想。如今這款小程序上線,填補了這些空缺,給特殊群體的生命安全加上了一把‘保險鎖’,真是太好了!”
福建省走在全國前列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解決省內聽障、言語障礙人群在緊急情況下無法撥打120自主呼救的現實問題,在省檢察院、省殘聯的支持下,福建省衛健委在全省院前醫療急救系統部署建設了語音、文字、一鍵呼叫等無障礙呼救功能。
21日,福建省衛健委、省檢察院、省殘聯領導齊聚福建省急救中心,共同啟動與“福州急救便民服務”小程序終端對接的“福建省院前醫療急救系統無障礙呼救功能”。至此,福建省成為全國率先實現省、市、縣三級急救中心無障礙呼救功能全覆蓋的省份。
目前,該無障礙呼救功能已全面推廣至全省71家急救中心。需要注意的是,由于120急救調度存在地域限制,“福州急救便民服務”微信小程序的覆蓋范圍目前僅限福州市區(包含鼓樓區、晉安區、臺江區、倉山區、馬尾區、高新區)。
據統計,福建省現有持證殘疾人91.6萬人,其中聽力殘疾人15.3萬人,言語殘疾人1.3萬人。全省目前已有33個急救中心可通過120調度指揮系統,受理患者借助微信小程序發送的報警信息;38個急救中心可通過120電話移動終端,受理患者借助手機短信發送的報警信息。
來源:福州日報
編輯:翁彬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