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返程要注意啥?車輛拋錨該咋辦?剩菜如何處理?
這些健康防護錦囊請收好
春節長假臨近尾聲,不少人踏上返程旅途。返程要注意哪些?如何保護好自身及家人的健康和安全?途中遇到車輛故障該怎么辦?剩飯剩菜怎樣處理才健康?市疾控中心、交管部門和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等發出提醒,送上一系列健康防護錦囊。
平安返程 注意以下五點
春節返程要注意什么?市疾控中心提醒,長途出行前要做好以下五點。
做好前期準備:繼續保持良好的個人防護習慣,減少聚集、聚餐,在公共場所堅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風、公筷制、保持社交距離、咳嗽禮儀、清潔消毒等良好衛生習慣,準備好防護物資如口罩等。
調理好身體:注意生活起居的調理,作息規律,飲食合理、有營養,注意保暖,適量運動,自覺提高健康素養和自我防護能力。
出行做好防護:在候機候車時,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要全程規范佩戴口罩,注意手衛生。飯前便后、接觸門把手、電梯按鈕等公共設施后要及時洗手,或者使用手消毒劑或消毒濕巾隨時清潔手部,避免臟手接觸口、鼻、眼等部位。
保持良好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手肘、紙巾等遮住口鼻,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要用紙巾包好棄置于垃圾箱內。咳嗽或打噴嚏后可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也可用免洗洗手液或消毒濕巾隨時清潔手部,保持手部衛生。
注意天氣變化:旅途中,應根據環境溫度變化及時增減衣物,防止受涼感冒。返程前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癥狀時,應盡量暫緩出行。旅途中如身體不適,及時就醫。
車輛遇故障 要牢記四招
春節長假返程,在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道上遇到輕微事故時如何應對?高速交警表示,應記住這四招:快警示、車靠邊、人撤離、即報警。
快警示:車輛在城市快速路或高速上發生事故或故障后,駕駛人需立即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俗稱雙閃)。若車輛不能正常行駛,駕駛人要立即將車內三角警示牌正確展開并放置在車輛距來車方向150米處,確保警示牌反光面對著來車方向。放置過程中需始終注意來車方向車輛,確保自身安全。
車靠邊:發生事故或故障后,如車輛還能正常行駛,駕駛人應立即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同時保持對來車方向車輛情況的關注,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將車輛駛入應急車道或港灣式應急停車帶內停車,車輛停穩后正確擺放三角警示牌。
人撤離:車輛發生事故或故障后,無論車輛能否移動,駕乘人員都不要留在車內,也不要在行車道上逗留,要第一時間撤離到最近的道路護欄外等安全區域,撤離過程中視線需始終朝向來車方向,注意觀察來車動態,確保自身安全。相關人員完成“快警示”操作后,也應立即撤離至安全區域。
即報警:駕乘人員撤離至安全地帶后,應立即撥打110報警,并說明車輛位置、車輛故障、人員受傷等具體情況。以便交警等施救力量能夠盡快到達現場進行處置。
肉蛋應熱透 素菜菌類不要剩
春節“剩宴”到底能不能吃?哪些食物不適合二次加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安全飲食提醒。
綠葉菜不要剩,建議盡量當餐吃完。肉類、蛋類吃前熱透,再次烹飪對營養影響較小,建議適當保存,需盡快分裝冷藏,超過24小時需冷凍,熟食再次食用時需要重新熱透。海鮮等水產品反復加熱后不飽和脂肪酸容易受損,建議盡量當餐吃完。
豆制品及時冷藏,重新加熱后蛋白質等不太容易流失,但煮好的豆制品容易變質,盡量當餐吃完,買回來后盡快冷藏保存。湯類避免鐵鍋保存,剩湯長時間存放在鋁鍋、鐵鍋內會生成有害物質,建議少放鹽等調味料,用瓦鍋或保鮮盒冷藏。涼菜不要剩,隔夜后生成有害物質較多,且不適合加熱處理。
菌類食物,菌類里的蘑菇經過高溫烹飪會產生大量的硝酸鹽,盡量一次吃完。反復加熱牛奶,會使牛奶中的蛋白質變性,導致營養缺失同時,細菌會快速繁殖,使牛奶變質容易造成腹瀉。
來源:福州新聞網
編輯:黃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