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尼“兩國雙園”中方園區建設如火如荼。記者 林雙偉 攝
福清灣畔,從“千島之國”印尼吹來的海風暖意融融——
2024年,七批近200人次印尼團組到福州新區元洪功能區考察調研,在高密度互動交流中建立起常態化溝通協調機制;中印尼共同舉辦中國跨境電商交易會、中國(福州)國際漁業博覽會等6場大型活動,“兩國雙園”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圍繞海洋漁業、熱帶農業等五大跨國合作產業,中印尼“兩國雙園”已形成雙邊合作項目69個,實現總投資900多億元。
中印尼“兩國雙園”是福州主動對接區域重大戰略,深度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平臺,更是福州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進中印尼“兩國雙園”建設。交往如何更加頻繁?成果如何更加豐碩?市兩會期間,市政協委員熱議高標準建設中印尼“兩國雙園”。
福建鴻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元洪功能區內,企業董事何艷霞作為市政協委員,連續兩年為中印尼“兩國雙園”發聲,關注點更是從企業如何順利“落地”升級為企業如何更好“出海”。
“深化跨國產業合作,企業是重要載體。但在了解當地政策、融入文化風俗上存在困難。”何艷霞建議,要進一步借助榕籍僑胞在印尼的人脈資源,深化與印尼各地商會溝通聯系,暢通共商、共建、共享渠道。
引僑海之資、聚僑海之力、匯僑海之智,為中印尼經貿合作開辟新格局。與何艷霞不謀而合的還有致公黨福州市委會提出的《關于匯聚僑海資源增力中印尼“兩國雙園”建設的建議》。致公黨福州市委會認為,要推動中方園區和印尼方園區共同成立一個高級別合作交流機構,常態化規范開展各級會談和協商工作,加強兩國園區在通關政策和流程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及時掌握企業在投資經營中遇到的難題,確保各項政策的高效對接。
2024年,“加快用地報批做增量、盤活低效用地做存量”成為中印尼“兩國雙園”落實要素保障的一大亮點。九三學社福州市委會敏銳地關注到這一點,瞄準園區建設提出《關于加快中印尼“兩國雙園”打造示范園區的建議》。
九三學社福州市委會提出,支持企業選擇彈性年期出讓、租讓結合、先租后讓等方式,允許企業工業、研發、倉儲等混合配置,提高集約用地水平;同時,采取政府主導國資改造、政企合作、連片開發、特色產業園、統租統招、土地收回等多種模式,把閑置、半閑置的土地資源利用起來。
來源:福州日報
編輯:林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