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中的福州是什么味道的?海風的咸鮮、茉莉的花香或者是古跡建筑中散發的木頭味?來與《美好中國城市行》一起走進福州,走福道、品海味、飲茗茶、尋古跡,一起感受福州的變遷,探尋獨屬于福州的味道。
感受海風嘗一口新鮮海味
鍋邊糊、蛤蜊煎、紅鱘飯……“海味”在福州的美味中占據了很大的比重。俗話說靠海吃海,福州的漁民說:“大海跟我們都是特別親的。”對漁民們來說,大海與他們有著特殊的默契。從大海到餐桌,離不開懂海鮮的人,海鮮市場的朱世芳、紅鱘飯餐廳的唐漢清都是福州的味道的傳遞者。
“我們福州飯桌上基本都有湯,這種燉罐和紅鱘飯就是小時候家鄉的味道。”唐漢清在福州經營了一家餐館,他希望不僅能讓結束一天忙碌工作的福州人品嘗到家的味道,也能讓更多游客愛上福州。朱世芳在海鮮市場經營了一家海鮮檔口,老顧客們都會親切地稱呼她為芳姐,她和她的鋪面也一同見證了海鮮市場40年的變化,從少量海鮮到種類多樣,芳姐的小店鋪也跟著福州一起發展、成長。
體驗三條簪感受茉莉花香
福州是散發著茉莉花味的,作為福州市市花,茉莉花隨處可見。而茉莉花茶則將福州的茉莉花香味,傳遞到更多地區。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福州茉莉花茶年產量約1.95萬噸。“采花是制作茉莉花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今天開的花,和昨天開的花香味是不一樣的,這也是我父親教我制茶時上的第一堂課。”福州茉莉花茶傳統工藝傳承人陳炳海介紹說。現在他和當年他的父親一樣,將傳統工藝教授給兒子,同時他也結合年輕人的新思路,采納了兒子的新建議,對茉莉花茶開展了新的嘗試。
在福州的街頭,可以看到不少體驗三條簪造型的女孩子們,傳統服飾也正在結合當下時尚審美煥發著新生機。福建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麻健敏介紹說:“三條簪子有著不同的代表含義,一把為國,一把為家,一把為己。三條簪不是來體現女性的柔美的裝飾,而是勞動人民的裝飾,體現了女性的擔當。隨著女性地位的提高,近代以后,福建涌現出不少杰出女性代表。”在閩東生活的女性們也如茉莉花一般,迎著盛夏綻放,勇敢且堅韌。
品傳統美味感受歷史書香
同時,福州也處處散發著歷史書香。三坊七巷,串聯古今,匯集了浪漫、美食以及歷史文化多種元素,在這里不僅可以打卡“愛心樹”,品嘗肉燕、魚丸等特色小吃,深入街頭巷尾,尋著古建筑散發的木質味道,感受歷史底蘊。
“來福州,找我就對了!”福州中山小學的小學生林詩晴在三坊七巷擔任“紅領巾講解員”,課余時間,她會帶領游客們一起穿過郎官巷、文儒坊,轉入宮巷,走進嚴復、冰心、林覺民等歷史文化名人故居,探訪歷史古跡,感受福州文化。
《美好中國城市行》是人民網推出的一檔大型融媒體欄目,由華彬快速消費品集團特約播出、華彬文化基金會特別支持。結合人民網“萬商萬品 萬象煥新——百日直播行動”,欄目將深入走進多座城市,以激發消費活力和城市煙火氣為底色,體驗文化、美食、美景,以圖文、直播、視頻短片等形式,展示城市美好生活的不同側面,呈現城市的歷史底蘊和與時俱進的發展。
來源:人民網
編輯:林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