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馬”燈會將于1月9日亮燈
展期53天,帶來“文化+非遺+國潮+旅游”新體驗
“兩馬”燈會試亮燈。通訊員 王毅攝
2024年12月29日,福州瑯岐島紅光湖公園“兩馬同春鬧元宵”燈會的幾個大型燈組首次亮燈測試。
記者從第二十三屆“兩馬同春鬧元宵”(簡稱“兩馬”燈會)組委會2024年12月31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兩馬”燈會將于2025年1月9日至3月2日在瑯岐紅光湖公園開放,展期共計53天,創下“兩馬”燈會史上最長展期紀錄,迎接首個世界非遺版春節。
“這是馬尾·馬祖元宵節俗參與申遺成功后舉辦的首場‘兩馬’燈會。”馬尾區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說,上月初,“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福州市的元宵節(馬尾·馬祖元宵節俗)項目參與申報。馬尾、馬祖以花燈為媒共鬧元宵這一習俗,體現了兩岸鄉親共同祈盼早日團圓的美好愿望。
“兩馬同春鬧元宵”起源于馬尾·馬祖元宵節俗,是兩岸鄉親互相往來、同慶佳節的盛會,延續了兩地人民“同文同種、同根同源”的血脈親情。作為全國首個連通兩岸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兩馬”燈會至今已成功舉辦二十二屆。
本屆燈會由馬尾區委、馬尾區政府主辦,馬尾經濟文化交流合作中心、馬祖經貿文化交流聯誼會承辦,以“四海升平 兩馬同心”為主題,通過“文化+非遺+國潮+旅游”的融合,在往年基礎上煥新升級,傾力將燈會活動打造成全國新春著名燈會、閩臺兩地文化交流的展示盛會以及福州文化旅游新IP。
此次燈會共設置六大主題片區,分別為“閩在海中”“向海圖強”“揚帆四海”“永佑海疆”“左海風物”和“星辰大海”,設計130余組中大型燈組,推出龍馬赴圖、南島語族出航、山海神獸獻瑞、鄭和下西洋、船政群星閃耀時等諸多福州人乃至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場景,集中展示福建海洋文化、“兩馬”民俗文化、船政文化和閩臺文化。
據介紹,瑯岐紅光湖公園將被打造成一個占地4萬平方米的東方奇幻實景舞臺。其中,水面燈組是比較大的看點。在紅光湖的中央,“七下西洋”“瑯岐生明月 兩馬共此時”“國泰民安”三組超大型燈組依次排開,組成一幅長度超過150米的水上畫卷。游客可以穿梭于明代繁忙的港口,抬頭仰望巨大的鄭和福船,與隨艦隊返回帶來的奇珍異獸合影,還可以凝視《山海經》神話中的五大“瑞獸”。
“瑞獸”身旁,還有一尊高9米的媽祖燈組。她的身前是一艘巨浪托起的小船,船頭站立著一位身著福州傳統“三條簪”服飾的小姑娘,與之平靜對望。媽祖是閩臺傳統文化的標志性符號,是中國海洋文化中航海者的共同信仰,這個意象性的場景取名“國泰民安”,也借此向全世界送上“四海升平,兩馬同心”的祝愿。
依托燈會場景,本屆“兩馬”燈會將引入豐富多彩的原生態民俗活動,讓游客體會不一樣的年味風俗。除了賞花燈外,游客還可以看到具有濃厚福州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動,體驗閩臺共有的官將首、八家將等文化。此外,游客還可以提燈夜游并參與周末與節假日晚上舉行的亮燈儀式,感受古時上元節亮燈的盛況。
2024年12月3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兩馬”燈會組委會還聯合阿里巴巴旗下通義實驗室發布全球首部AI燈會宣傳片《神游兩馬 岐遇千燈》,展示“非遺+國潮”與AI大模型的融合創新。
馬尾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局長吳允超說,為了保障市民和游客朋友們安全、舒適地觀燈游園體驗,本屆“兩馬”燈會自2025年1月11日至3月2日實行憑票入場(1月28日閉園除外),1月9日、10日為免費賞燈期。活動期間,“兩馬”燈會將在瑯岐海青營地、健康驛站等場地安排兩處地上停車場和一處地下停車場,加上紅光湖周邊現有停車點,可提供約2500個車位。組委會還將在地鐵1號線梁厝站、2號線洋里站設立兩路“兩馬同春鬧元宵”燈會公交專線,方便游客公交出行。
來源:福州日報
編輯:林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