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文人愛竹,自古而然。詠竹之詩,傳世不絕。文字描其形,詩詞見其神。竹影婆娑,竹韻清幽,然竹之性情,豈能盡于紙上?
竹刻,乃于竹器上鐫文鏤畫之藝,或以竹根雕成各式陳設之器。中國誠為最早且最善用竹的國家之一。《禮記》有載,周朝士大夫朝見,所執之笏,即為竹制長板。六朝以降,竹刻方始稱藝;唐宋之際,技藝大進,線刻、浮雕、留青等技法日臻其妙;至明清,臻于鼎盛,文人雅士寄情其間,詩、書、畫、印皆融其中,遂獨成觀賞之藝。
刀為筆,竹為紙,文心之妙,貴在承古而開新。竹刻藝術家陳達,于刻竹一道,頗有心得,自成一格。儒士風流、修篁獨秀、蝶舞花間,皆出其刀下,展于方寸竹片之間。心與竹相知,傳統與性靈共鳴,東方獨有的審美情趣由此而生。文物專家、收藏大家王世襄亦雅好竹刻,與陳達結忘年之交,共論技藝,寄望傳承。啟功先生亦為其題贈:“會心處正不在遠,非其人未可與言”。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精選陳達竹刻精品,題材豐富,花容、獸趣、士林等均有涉獵。觀者可于竹上見心,于刻中會意,體悟現代閩生活之閑適愜意,一窺閩都文人藝術之精微與風骨。
夏末秋來,涼暑未消,竹韻愈清。會心不遠,恰在此時。
文化生活報社
二○二五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