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有聲隨風遠,翠色無界入畫來。2025年7月11日至7月31日,“金石有約——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大賽歷屆獲獎精品展暨名家印鈕作品展”在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巴林石展覽館(索博日嘎街西段68號)展出。展覽集中呈現自2016年以來九屆大賽的精品力作,涵蓋篆刻印屏、主題印鈕及名家石雕等近百件作品,為觀眾帶來一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視覺盛宴。
開幕式現場
篆刻藝術,以刀為筆、以石為紙,是中華文明悠久歷史的見證者,是文化傳承的詩篇。自2016年創辦以來,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大賽已成功舉辦九屆,吸引兩岸上萬名中青年篆刻愛好者參與,成為國臺辦對臺重點交流項目之一,被譽為兩岸文化交流的“金名片”。大賽以方寸之間溝通古今、立意時代,匯聚兩岸才情,展現中華文化深厚底蘊與當代活力。其中,臺灣地區參賽人數逐年遞增,成果斐然,展現出兩岸青年對中華文化的深厚情感與藝術追求。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集中展示了歷屆大賽的獲獎精品,以及韓天衡、陳達、陳宏勉、傅永強、邵佩英、魏杰、岐嶇、方松峰、桑建華、葉林心等評委的印屏作品。獲獎精品或典雅俊逸,或雄渾質樸,或遒勁恣肆,充分展現了兩岸中青年藝術家在創作中的攜手共進以及文化共鳴;評委印屏則以深厚功力與藝術造詣,呈現出傳統篆刻的高雅格調與文化內涵,彰顯了篆刻藝術的時代魅力與精神傳承。
篆刻藝術在傳承與創新中不斷演進,而大賽主題印章的創作,正是這個過程中的精彩注腳。本次展覽還特別展出了兩岸知名篆刻藝術家為歷屆大賽精心創作的九方主題印章,涵蓋臺灣印社社長陳宏勉的《篆以載道》、西泠印社理事趙熊的《源遠流長》、遼寧美術館館長冷旭的《文脈流芳》、西泠印社社員傅永強的《壽同金石》、福建省書法家協會原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余端照的《有福之州》、終南印社社長魏杰的《百福來儀》、福州市清卿薄意藝術研究院院長陳達的《福澤東方》、西泠印社社員葉林心的《魚躍福地》以及西泠印社社員林健的《天風海濤》。九方印章,九種風華,刀法精妙、氣韻生動,既是大賽藝術歷程的最好見證,更是兩岸文化交融的深情體現。
此外,展覽現場還展出不少石雕精品,如陳達的《貝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林飛的《祖孫樂》、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謝麟的《中華龍》《瑞獸呈祥》等,進一步彰顯中華傳統工藝的匠心獨運。
在呈現藝術精品的同時,展覽也致力于推動傳統文化的地域融合與傳播。首站,走進祖國北方的草原文化腹地——內蒙古。巴林右旗,地處北疆,歷史悠久,文化多元,以巴林石為代表的石雕藝術享譽全國。展覽選擇在此舉辦,篆刻藝術、壽山石雕、巴林石雕等多元藝術相互交流、碰撞,呈現出中華傳統技藝在不同地域與材質間流淌的匠心與靈性。未來,展覽還將走進更多城市,讓金石之美在更廣闊的天地中共鳴回響。
本次展覽由西泠印社、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福州市委宣傳部、福州市海外聯誼會、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福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福州廣播電視臺主辦,文化生活報社、東方石藝城承辦。
金石凝香,草原舒卷,藝術與詩情交融。誠邀廣大觀眾走進巴林石展覽館,共賞金石之妙,共鑒兩岸之情。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