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濟南主持召開企業和專家座談會。總書記在會上表示:“根深葉茂,主根要扎穩,這是一種企業家精神的體現。”“我在福建、浙江工作時,鞋帽服裝方面的民營企業非常多。從最開始的來料加工為主到現在創立自己的品牌,進而超過國際品牌,我觀察這些異軍突起的企業,就是心無旁騖、一以貫之、做強主業。”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參加了會議,并向總書記匯報。這是丁世忠第三次聆聽總書記的囑托。
“把好質量關,創出自己的品牌,要有自己的創新產品。”“做企業、做事業不僅僅是賺幾個錢的問題。實實在在、心無旁騖地做一個主業,這是本分。”總書記的指示,丁世忠始終記得,也已經成為貫穿安踏發展的精神密碼。安踏將“安心創業、踏實做人”的初心化作堅守實業的定力,不斷深耕。
心無旁騖做實業
堅守實體經濟,堅持做好每一雙運動鞋、每一件運動服,讓安踏從僅有20多名工人的小廠成長為擁有8萬多名員工的企業,從一個小品牌成長為中國馳名商標,并連續多年獲得中國的質量大獎,從晉江走向了中國,從中國走向了世界。
2018年,國際貿易環境出現變化,出口遇到困難,面對轉行賺快錢的誘惑,丁世忠堅持做實業,不斷加大主業投入。堅守終于贏得了回報。2020年疫情沖擊全球供應鏈,安踏依然逆勢賣出2億件運動裝備。2024年,安踏收入再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3.6%到708.26億元,連續三年穩居中國市場全行業首位。安踏也憑借不斷擴大的品牌影響力,成功躋身BrandZ全球服飾榜位居第9,成為唯一進入十強的中國運動品牌。
在晉江這片民營經濟熱土上,安踏的成長軌跡恰是“晉江經驗”的生動詮釋。如今的晉江半徑50公里內,能夠快速找到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一雙運動鞋的所有材料配件、研發團隊、技術工人等,不出廠門,一通電話就能在半小時內采購到所有的制衣原輔材料。晉江民營經濟聚企成鏈、集鏈成群,形成了完備的產業鏈配套和產業體系。截至2024年底,安踏共帶動數千家上下游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同成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聚合起了“搬不走的產業生態”。
“做世界的安踏”
2001年,丁世忠系統性規劃了安踏品牌發展戰略,開始贊助中國體育。2009年,安踏成為中國奧委會官方合作伙伴,開啟了此后連續16年的長期合作。安踏不僅為中國奧運代表團提供比賽裝備,還為其打造領獎服“冠軍龍服”,累計為28支中國國家隊設計裝備,見證并推動了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
“不做中國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2005年,伴隨著丁世忠的豪言壯語,安踏開啟了全球化探索。通過收購國際優秀品牌,安踏打造了囊括斐樂、迪桑特、可隆、狼爪、始祖鳥等十多個差異化定位的運動服飾及裝備品牌在內的多品牌矩陣,開創了獨特的“多品牌+零售”的商業模式,形成了開放、包容和多元的企業文化,促進了國際品牌和中國品牌的協同運營,也為世界提供了多品牌管理運營的中國范式。
截至2024年底,隨著安踏布局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市場,業務覆蓋東南亞及南亞地區近20個國家的20億人口。
“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傳統行業,只有不積極創新的行業。”從成立國內體育用品行業首個運動科學實驗室到推出氮科技中底系統,安踏始終實踐著丁世忠的這句話。
當下,安踏正在積極擁抱數字技術,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自身發展深度融合。2020年,安踏開啟數字化轉型,如今已實現全品類、全流程貫通式生產方式。在廈門同安智能工廠,服裝剪裁、制作、吊掛、分揀、整箱等全面實現智能化,一件衣服制造周期縮短至3個小時。人工智能技術在安踏商品設計、電商直播等業務場景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人工智能參與設計的鞋款訂貨量已超30萬雙。過去十年,安踏集團累計創新相關投入達200億元,未來五年預計再投入200億元用于自主創新研發,穩步向2030年躋身全球創新領先企業的目標邁進。
丁世忠的創業史,為堅守實業、愛拼會贏書寫了新時代的注腳:堅守,是“安心創業、踏實做人”的初心如磐;拼,是看清方向后的全力以赴;贏,是永不止步的自我超越。
來源:世界閩商大會、閩商前沿
編輯:林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