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披翠,藍海相依,兩者交織,在榕城版圖上共同畫下斑斕的色彩。坐擁山海資源豐富的有福之州,如何讓山區與沿海共同奔赴高質量發展?會場內,“山委員”與“海委員”紛紛建言,提出發展之策。
市政協委員王詩潤是晉安區泉頭農場常務副場長,十分關注與農場緊挨的北峰山區農文旅發展。“北峰山區有豐富的農文旅資源,比如壽山石小鎮、皇帝洞景區等,而且各村也有特色農產品。但長久以來,這些優質農文旅資源散落在山區,沒有作為整體進行推介,潛力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王詩潤呼吁完善規劃,整體推進北峰山區農文旅發展。
王詩潤建議,在森林公園合適區域落地建設農文旅集散中心,為游客提供全面的游覽服務。同時,鏈接便利的交通體系,方便游客出行。“我們還可以發揮數字福州的優勢,采用數字化手段整合北峰農文旅資源,讓游客在屏上就能一目了然。還要同步開發場景應用,提供交互式體驗,用科技賦能農文旅發展。”
王詩潤之后,市政協委員黃小紅緊接著發言,一下就將大家的注意力從連綿的青山轉移到廣闊的大海。目前擔任福建農林大學海洋學院副院長的她首先宣布了一個好消息:“去年,我們學院的一項科研成果獲得福建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是關于大黃魚疾病免疫基礎與綠色防控產品創制應用。”
黃小紅表示,發揮優勢、整合資源為福州乃至全省海洋產業創新發展服務,是海洋學院的使命。會前,她與同事們深入探討研究,整理出一份關于加強支持海洋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的建議,帶到會場。建議中提到,農林類院校作為農業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在海洋科技領域擁有獨特的研究優勢和發展前景。可定期召開“市直相關部門+縣(市)區+涉農涉海院校”聯席會議,統籌謀劃實施海洋農業科技重大項目,建設“海水養殖生物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平臺,引育人才,鼓勵和拓展國際海洋農業科技交流與合作,提升福州海洋農業科技的國際影響力。
“山委員”與“海委員”你來我往,這只是一個縮影。
市政協委員潘青提出,目前金魚產業的推廣范圍局限在福州本地,希望延續此前舉辦的“福州金魚神州行”等活動,讓福州金魚更好地“游出去”;
市政協委員鄭霄認為,金融支持對漁業發展至關重要,希望加大對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漁業,提升福州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市政協委員林軍華關注農村留守老人的養老問題,“建議加大對農村養老的扶持力度,多增設鄉村區域養老中心比例,讓更多留守老人感受到關心關愛”;
……
分組討論中,“山委員”與“海委員”積極獻策,唱響山海和鳴、攜手共同奔赴高質量發展的未來。
來源:福州日報
編輯:林昱星